托盤是供應鏈中最基礎,也最主要的貨物單元,在托盤上嵌入RFID標簽,既不會影響貨物的外觀質量,又能簡化繁雜的工作流程,進而有效改善供應鏈的效率和透明度。因此,RFID在托盤上普及率保持著逐年上升的趨勢。
在供應鏈場景中應用RFID時,通常會先在托盤上安裝好RFID標簽,之后再在倉庫的進出口裝配讀取設備,當托盤從進出口經過時,就能夠自動讀取標簽中的信息,并即時上傳至后臺數據信息系統,方便對庫存狀況的及時把握及靈活調控。
在貨物上架或轉運時,叉車上也裝配有讀取設備,可以識別托盤上的RFID標簽,進而方便確定貨物放置的位置。
倉庫中所用的托盤大多為塑料制成,RFID標簽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作形態上的設計,進而更好地嵌入到托盤上的不同位置,不易在托盤運輸過程中受到碰撞和磨損,加上標簽中信息可以根據應用進行調整,可以實現長期循環使用。
根據美國一家冷鏈物流公司的,他們在幾千個托盤上應用了RFID標簽,實現對出貨托盤的快速定位,大大節約了托盤統計所需的勞動力。根據他們的測算,在使用RFID進行托盤追蹤管理后,每年大約能節省下23.3萬美元費用。
從整個供應鏈環節來看,RFID技術可以推動托盤的標準化,進而改變托盤市場的運作模式,發掘出每一只托盤的單元化價值,推動托盤循環共用系統的發展。
為托盤貼上一枚RFID標簽,就可以為托盤綁定GS1全球唯一編碼,每一塊托盤就都擁有了一張獨一無二的“身份證”。
根據統計,國內每年使用的托盤數量超過20億,生產車間、倉庫、超市、物流車上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在使用了RFID標簽后,給供應鏈領域帶來一場巨大變革,廣泛應用于生產、倉儲、物流、零售等各個供應鏈環節。
為了加強物流標準化建設,促進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國家于2014年就開始大力推動標準化托盤的普及。截止到2020年底,我國托盤相關現行標準中的國家標準有36項,已初具規模,極大促進托盤行業的標準化改革。
而RFID技術對于托盤的標準化有極大好處,有利于物流行業實現降本增效,也是推動物流走向智能化的重要力量。
請繼續瀏覽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或點擊右邊下載: RFID讀寫器和應用方案PDF電子版彩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