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離不開各項工程的建設和建筑渣土的產生、排放、運輸與消納,而建筑渣土處置全程監管則關系到大氣污染的防治。
5月25日,重慶市市城市管理局舉行重慶市中心城區“城管藍守護重慶藍”建筑渣土專項整治行動新聞通報會。據介紹,截至5月20日,今年全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構,累計查處中心城區工地違規違法行為110起,查處違規違法建筑垃圾運輸車輛738臺。下一步,重慶市將充分運用現代智能技術,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中心城區共查處違規違法行為110起
市城市管理局執法監督處處長辜敏介紹,今年以來我
市加大對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的監管,開展建筑渣土運輸車輛專項整治,有效遏制違規處置、違規運輸、違法傾倒、冒裝撒漏等建筑渣土處置過程中的突出問題。
目前,全市1719個(中心城區865個)工地,696家運輸企業共16588輛渣土運輸車輛(中心城區407家企業10993輛渣土車)信息全部摸排統計完畢。6月15日前,所有建筑工地均對監管情況進行公示,方便市民監督舉報。
“中心城區各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對轄區內有關企業均已進行行政約談,并與企業簽訂了《加強行業自律履行建筑渣土處置主體責任承諾書》。”辜敏說,截至2021年5月20日,中心城區11個區共查處工地違規違法行為110起,共處罰款48.98萬元;查處違規違法建筑垃圾運輸車輛738臺,共處罰款250.53萬元,罰款總額合計299.51萬元。根據重慶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提供的一季度民意調查顯示,市民對渣土運輸監管評價達到94.20分,城區建筑工地管理評價為88.04分,綜合評價為91.12分。
施工現場出入口安裝智能監控
辜敏透露,下一步中心城區建筑渣土專項整治行動將全力實現“六個全覆蓋”。即建筑工地和運輸企業行政約談承諾全覆蓋;《建筑垃圾處置核準證》審批監管全覆蓋;建筑工地和消納場出入口智能監控全覆蓋;建筑工地和消納場出入口防塵措施全覆蓋;建筑工地和運輸車輛監管公示全覆蓋;建筑渣土消納場合法設置規范運行全覆蓋。
“我們要求各區縣城市管理部門全面運用智能監控手段,督促施工現場出入口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并將視頻監控數據與城市管理執法部門聯網,采取監控與人工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進出施工工地的運輸車輛進行檢查,對不按要求落實的施工工地責令整改直至達標。”
辜敏還表示,各區縣城市管理部門需在轄區范圍內所有建筑工地出入口設置城管執法監管公示牌,公示建設施工單位、渣土處置責任單位、轄區監管執法單位負責人姓名,并向全社會公示監督舉報電話。同時,還要求將建筑工地與運渣車輛信息全部錄入監管執法信息系統,并與公安交管車輛監管系統進行聯網,實行駕駛人、車輛、企業捆綁監管,對守信合法經營者在行政許可、政策幫扶等方面予以支持,對失信違法經營者采取重點監管、部門聯合懲戒、列入黑名單等方式予以限制,引導行業合法有序規范經營。
建筑渣土全時段全過程監管
據了解,接下來中心城區將以迎賓路、產業路、文旅路為核心,將繞城高速路、射線高速路進城段、迎賓道路、會展中心、各類產業園、重要酒店、各類景區景點、公共休閑空間、機場、車站、碼頭等區域及其串聯路線作為建筑渣土運輸車輛監管的重點區域、重要路段,強化監管巡查。并大力發揮科技在建筑渣土運輸車輛治理工作中的作用。
辜敏介紹,9月30日前,各區縣所有渣土排放量達到1萬方以上的工地要全部完成智能視頻監控布點。利用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統和RFID(電子標簽)技術,實行實時數據采集、運行數據分析、統計數據共享,將視頻監控數據與城市管理執法部門聯網,形成建筑渣土源頭排放、動態運輸、合法處置的全時段監管、全過程監管。
“‘城管藍守護重慶藍’專項整治行動將貫穿全年工作始終,不會有絲毫懈怠。力爭為營造‘干凈整治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環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辜敏說。
請繼續瀏覽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或點擊右邊下載: RFID讀寫器和應用方案PDF電子版彩頁